简言之,特朗普并不是要放弃美国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,而是不想再花过去的代价,甚至想重建被冷战时代为吸收盟友而破坏掉的美国经济结构。
短期的任务又包括两方面的工作,首先是保持货币政策松紧适度,同时强化逆周期调节,这是宏观层面的工作。今天中国经济面对的最大挑战并非流动性不足,甚至不是融资成本过高,而是一方面宏观杠杆率很高,另一方面微观企业融资很难,也就是通常说的流动性流不到有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部门。
按说,民营企业融资难是长期存在的,为什么在近几年严重恶化、直接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?要理解这个矛盾及其变化,可能要从了解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点入手。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,中国的高杠杆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重大风险之一。而在中国,可能被看做货币政策工具的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(DR007)以及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都还远远高于零,因此,即便央行扩表也不应被看做是量化宽松。货币政策传导不畅,本来应该由负责宏观变量的央行亲自下场,通过结构性措施直接疏导流动性。2019年1月下旬央行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(CBS)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,有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中国式的量化宽松。
如果为了支持经济增长而增加流动性供应,也很难改善日益重要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,大量的资金很可能依然会流向国有企业、地方政府甚至房地产业。民间借贷、影子银行和金融科技等非正规金融业务模式就应运而生、快速发展,恰恰弥补了正规金融部门无法提供的金融服务空缺。我们常说明斯基时刻,说的是资产收益率开始低于债务成本时,危机将会很快到来。
因为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同,对外部资本依赖程度不同,金融危机产生的逻辑过程和演绎过程不同。实际上我们要改革中国的股票发行体制,要认真理解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。第四,关于金融脱虚向实 我做教授做惯了,老想有些词是不是符合道理,有时候也觉得很忐忑。金融创新无非是在两个领域创新:商业还是表外创新——表内创新很少的,因为受到资本的约束,只能通过表外创新,也就是通过其他渠道。
资本市场为什么有些动荡?因为规则的精髓没有把握。十年前的2010年,我在证监会做咨询写报告。
日本这个国家需要研究,美国这个国家也需要研究,这两个国家所出现的情况对中国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。我经常说要认真研究美国的金融体系及其架构的设计,它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。金融也是这样的,光有一两家银行是不行的,做不到的。为什么我们要认真研究现代金融价格下金融标准?因为准则很重要。
金融的本质还有一条,金融本身就是风险,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有内生的风险。当居民资产分布更多地是投向于非储蓄存款的时候,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开始走向市场化,富有弹性,这是个正确的方向,很多人没这个概念。任何人试图消灭风险,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,这就完全背离了金融常识了。人民币国际化是永远绕不开的,我们还是在非常小心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。
看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,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1990年,中国GDP是1万亿,市值就一点点。我收入低,凭什么不能得到?那我要创造新的金融业态。
只不过中国吸收了一个教训,房地产出现如此大的泡沫,金融是安全的,因为我们没有采取日本的银企合作模式,相互渗透,相互持股。进入专题: 金融常识 。
比如有中低收入阶层也需要财富管理,当然,这些钱拿到银行,银行拒之门外,我们降低了理财市场的基准,那也还是有标准的。有些人就说,我既不想找保险也不想找公募基金,我就想找一家金融机构,比如这个人很有钱,有3个亿、5个亿的,一个人弄很累,就交给你一个人弄,你把保险也买好,资产配置也做好,同时又有很好的收益率,又保持我的流动性。为什么实体经济拿不到钱?要想这个问题啊。所以,金融监管的核心使命要理解,不要出现因为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强弱不同的监管。金融创新对中国来说,是中国金融进步的重要力量。我经常看到电视上播我们要组织存款,我说干嘛要组织存款,只要居民收入增长就可以了,增长的部分少量交给银行,多数进行投资,这是国家金融体系的进步。
如果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以超过居民收入的速度在增长,就意味着居民新增收入的一部分会越来越少地走向资本市场,这个国家整个金融体系就会变得越来越传统,越来越没弹性。但的确有一些你给他治理以后可能他流动资金没了,活不下去了。
包括具有很好成长性的股票资产也要创新。当你把资本市场定位为财富管理的市场,你对上市的标准就会调整,就会基于它未来要有成长性,就不会重历史、重现状、重盈利,你就会重它未来的成长性。
金融危机从日本和美国来看,房地产一定是个导火索,房地产资产泡沫在金融体系里没有得到放大的时候,危机很快就会来。所以,上半年出现很多奇怪的做法。
央行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的,而市场监管部门是负责市场透明度的。我们监管部门非常累,非常尽责,看到市场跌了多少不舒服,涨了多少也不舒服。你说它重要吗?当然重要,中国现代化建设,没有钢铁怎么行呢?我们要房地产大发展,没有水泥怎么行呢?可是它没有成长性。基础资产是要有成长性的,基础资产的那个上市公司也要有成长性。
第八,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? 这也是常识,有人说资本市场是融资的地方,这就很糟糕了。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没关系的,一个行业、产业出现问题,市场的力量会弥补那个短板,金融体系一旦出现危机,将很多年难以再生。
2008年金融危机这么大,它也就是很短暂的两三年,通过扩张型的政策到推出政策,几个QE就解决问题了。你都这么辉煌了肯定安全,用信贷的运用嫁接到资本市场中来了。
服装行业弄一双鞋5万元,没问题,到闽南可以给你定做。只要你尊重常识的99%,这个社会就一定会进步,也就是说社会进步的力量来自于尊重常识。
规划2020年的时候,我认为到2020年,中国人民币一定可以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,中国市场一定会成为全球仅次于纽约市场的第二大金融中心。P2P那么多,他也在找项目。我个人认为,说杠杆的结构性调整比较好。实际上居民收入增长之后,他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多,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业态,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,单一的金融业态完成不了这个要求。
当1元也可以理财时才是最好的金融服务,企业界能完成,那最好的金融业态就能完成。如果中国金融有大量值得学习的地方,这是重要的一块。
可是去杠杆是去这些地方,一个表外的,一个影子银行的,它的核心是要降低负债。特别是今年的博鳌论坛,习总书记在会上专门谈到要扩大开放,特别是金融开放,所以未来几年我认为金融开放速度会加快。
学术上也是这样,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,学术才能繁荣起来。要找年轻时期的企业,那时候你买它,它就不断地成长。